核電作為一種潛力極大的能源,正憑借其獨特優勢,逐漸成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、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。同時切爾諾貝利、日本福島核泄漏事件的慘痛教訓警示我們,核電在帶來巨大能源紅利的同時,也潛藏著巨大風險。核工業設備大量使用鎳基合金、鈦合金及奧氏體鋼,且重要金屬部件長時間處于高溫、高壓、高通量輻射的惡劣環境中。據研究發現,硫元素在高溫下會對鎳基合金的工件產生熱腐蝕(也叫熱脆),鹵族元素如氟、氯,容易與鈦合金及奧氏體鋼材料作用,在應力存在的情況下,產生應力腐蝕。為避免氟、氯、硫等有害元素對核工業設備造成損害,要求用于核工業設備的材料應為“核級材料”,且須有有關檢測單位出具的有害元素分析報告。
檢測對象
國內外規范中氟、氯、硫限量要求
“核級材料”較之普通材料,對氟、氯、硫含量控制要求高。美國ASME(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)規范要求,硫含量占一定重量樣品殘渣量不超過1%,氟、氯含量占一定重量樣品殘渣量不超過1%;法國RCC-M標準中要求氟、氯、硫的含量各不能超過100ppm、200ppm、200ppm;國內NB/T 20003《核電廠核島機械設備無損檢測》中規定氯和氟總含量不超過200mg/L、硫含量不超過200 mg/L。
氟、氯、硫含量檢測分析方法
©版權所有:中鋼集團鄭州金屬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:河南省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化工路172號 | 免責聲明 豫ICP備09000825號-3